澳门赌场在线门户主页

书院·志学季 | 《旧问新知:中国有悲剧吗》回顾

时间:2022-05-30    来源:    浏览量:

5月29日晚,书院“线上赌场在线 讲堂”系列活动第二讲《旧问新知:中国有悲剧吗?》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江棘副教授受邀主讲,澳门赌场在线门户主页 副院长刘玮教授主持。

江棘老师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悲剧”(杯具)一词的用意谈起,首先介绍了“中国悲剧”作为特定的表达方式对戏曲这一对象的特殊侧重。随之引出了20世纪早期关于中国是否有悲剧的争论,特别是王国维、钱钟书对“悲剧之问”的不同回答。

以元剧《窦娥冤》《赵氏孤儿》为例,王国维认为它们是最有悲剧性质的。而在钱钟书看来则不然,《窦娥冤》的昭雪结局不能算是悲剧结局,主要人物窦娥也并没有处在“两难困境”中,认罪赴死在窦娥的观念中是理所应当的选择。再则“六月飞雪”等三桩誓愿的实现表现了天道命运对个人的同情,正义胜过了不义。《赵氏孤儿》也同样有个“大报冤”的复仇结局,程婴为公义牺牲私情对于他是确定的判断和选择,谈不上强烈的内心冲突,且元杂剧的“末本”形式并未给程婴提供充分展现空间。

两位先生何以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观点?江棘老师从他们对元剧的好恶谈起,得出了“主人翁意志”这一两人相同的立论标准。钱钟书以“所见即所得”、王国维以“所见非所得”的不同阅读方式领会同样的文本,故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主人翁意志”概念的产生离不开西学东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言及,悲剧是比我们更好的人在以有限追求无限中通过过失发现自己的有限性,认识到整一、永恒、完满的本体;尼采在《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中则认为酒神精神是更本源的悲剧精神,在自我否定的痛苦中获得原始快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悲剧?江老师认为,对悲剧的理解可以是复调式的,《西厢记》的长亭送别寓悲于喜,《四郎探母》的母子、夫妻团圆在辽宋对立中如同幻梦,《红鬃烈马》中薛平贵当上西凉王一夫二妻与王宝钏重归于好的结局也很难说令人满意。

回到20世纪的早期的语境,以西方视角对照中国悲剧,是受了“五四”前后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蔡元培、鲁迅、胡适、冰心等人对团圆主义的批评、对尼采“超人”话语及悲剧的推崇都建基于现实批判的启蒙路径。同时,熊式一翻译《红鬃烈马》并以英文话剧形式公演事件引起了西方追捧的热潮,但是这中间也流露出对欧美人士的“异国情调”和猎奇心理的迎合问题,出现很多不实之论钱钟书对中国戏曲无悲剧的负面评论就与这种趋势直接相关。

由此出发,江棘老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进行了延展,在中西戏剧比较中,中国悲剧的独特形态恰好能实现文化互补,达到“美美与共”的状态,由比较走向中国悲剧概念的建构,走向文化自信。

最后,江棘老师特别给澳门赌场在线门户主页 的同学提出了学术研究上如何选题的小贴士,“老旧”熟题之所以成为常谈常新的学科中心热点话题,既是“去脉络化”、语境化、历史化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刘玮老师也结合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同学们在学术史上寻找主流人物、学说进行研究。

澳门赌场在线门户主页

同学们就如何从悲剧中得到安慰与力量、如何看待当代小品中承载的悲剧因素等问题与江棘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原定90分钟的讲座在120分钟之后才落下帷幕。

文案 | 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 张泗杭

编辑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


上一篇:书院·志学季 |《东京梦华——重读<清明上河图>》讲座回顾
下一篇:书院·志学季 | 《嫉妒、愤恨与正义》讲座回顾